【视频】听奇怪的声音、闻神秘的气味!动物学博士带你观鸟找虫
东莞阳光网 2020-09-21 13:39
语音播报

1.jpg

东莞阳光网讯 (全媒体记者 何安琪 梁家宗 黄博)9月19日、20日,“松湖自然”组织的自然科普活动邀请了动物学博士、生态学博士来东莞,带着80组家庭到燕岭湿地、荔香湿地晨观鸟、夜观虫,4场活动场场爆满,孩子们“欢乐”和“干货”双丰收。

4.jpg

△广斧螳,是国内最常见的大型螳螂。(这只还是幼虫)

听奇怪的声音、闻神秘的气味、寻找有趣的手感

19日下午三点,在位于燕岭湿地的东莞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展览馆门前,“松湖自然”首席讲师,同济大学副教授郭光普带着孩子们在和蝗虫比赛“跳远”,这种昆虫界里有名的跳高健将一下跳出了45厘米的好成绩,让孩子们惊叹不已。

2.jpg

△周子轩说,瓢虫的味道“好香”

在活动另一角,光明中学生物教师车高华老师把身长不足3厘米的螳螂放在了自己身上,小朋友近距离观摩了一场“螳螂拳”表演,也有人说这是“螳螂在给老师捶背”,更有胆大的小朋友,把小螳螂请到了自己的手心上“做客”,并直呼“好痒啊!”。让孩子们没想到的是,身形那么迷你的小虫子,可是肉食动物,捕食高手。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动物学博士汤亮更是把瓢虫放在了四年级小学生周子轩的鼻前,他做了一个鬼脸说“好香啊!”。“当受到威胁,瓢虫将从腿部关节处分泌一种油性难闻的液体,或装死。” 汤老师告诉孩子们。玩耍之余,老师们不断放大招上干货——帮助孩子认识生态系统、自然规律。

8.jpg

“职业带娃高手”支招:教孩子这样和自然对话

19日晚上七点,一场夜观活动开始,参与的小朋友集体戴上眼罩,一个扶着一个,跟着“松湖自然”项目负责人谢文丽走进“昆虫音乐会”,孩子们用心聆听螽斯、蟋蟀、蛙声的合奏,猜测和模仿它们的声音。就是这样,看、听、闻、摸、尝,孩子们在动物学博士、生态学博士的带领下,感官不断被放大。讲解风趣幽默,深入浅出的老师们更是被孩子们围得紧紧的。当看到像瓜子壳一样的“小强”宝宝经过的时候,有孩子感叹“有点可爱嘛”。“小强其实爱干净,也有的是很有颜值的。”汤老师说到自己曾经在贵州寻获一种“小强”,由于是第一个发现它的人,这只“小强”还被以他的名字冠名,叫做“汤氏真鳖蠊”。“没想到,我的名字还给小强冠名了。”话说完,现场笑成了一团。

5.jpg

“这些老师的知识非常渊博,在讲动植物知识的时候,不仅仅是讲自然知识,他会讲和你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让你很容易理解,并且去思考力量是从哪里来的、生命如何延续等问题,让孩子从小有爱护生态、爱护生命的概念。”多次带2娃参加活动的妈妈余燕这样告诉记者。现场还有家长则期待这样的自然活动能更加普及,走进社区、学校、幼儿园,惠及面更广。

专程从上海来的生态学博士郭光谱,从事动物学、生态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参与西藏墨脱动物多样性、武夷山动物多样性等项目,热衷于环境保护和自然教育,被称为“职业带娃高手”。他表示,自己心中理想的自然导师首先要有情怀、内心有“真善美”,这样才能够教给孩子。 “只有对自然的和对孩子的爱,才会让你有耐心,才能让你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和视角去和他们对话,甚至和自然对话。”

6.jpg

自然教育活动越来越受欢迎

据了解,9月19、20日两天,“松湖自然”组织的自然科普活动,通过盲径体验、自然观察、科普讲解,在燕岭湿地、荔香湿地等地开展了4场自然教育活动,还举办了一场有20多人参加的自然讲师培训。活动组织者谢文丽介绍说,他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松湖自然”每次发布活动都被“秒光”。

2.jpg

△树耳,长得像不像大树的耳朵?

“松湖自然”是一个立足于松山湖,面向东莞市的自然教育品牌团队,由东莞市的自然爱好者组成,目前依托于东莞市绿色低碳经济技术研究院,团队现有自然讲师15人,志愿者40多人。通过举办自然教育课程、自然研学、自然讲解员培训等活动,带领公众特别是亲子家庭,走进自然,了解与热爱自然,重拾与自然的连结。自然教育课程内容主要是自然观察(观鸟、观虫、夜观、植物导赏等)、生态游戏、艺术创作等体验与科普相互结合的形式。

3.jpg

东莞市科协常委,生态学博士吴鹏举表示,自然教育能增强人与自然之间的感情,通过活动的举行很多孩子的环保意识会明显增强,并变得积极和阳光,并且能形成一个比较科学的思维方式。“东莞的生态资源非常好,也具备了进行自然教育的思想基础,有些家长也开始认识到了自然教育的重要性,无论是从自然缺失症这个角度,还是从孩子的身心发展的健康这个角度开始。”郭光谱博士说。


7.jpg

东莞已初步形成多方合作型自然教育体系

“在环保、教育等多部门的推动下,东莞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全社会参与、多方合作型自然教育体系。” 东莞市环保宣传教育中心主任刘丹介绍说。目前,全市共创建绿色学校461所,挂牌成立了114个绿色社区(国家级3个,省级35个),40个环境教育基地(省级18个)。在东莞的环境教育基地中,还有不少在企业和社会机构挂牌,比如市大气环保体验馆、东实循环经济环境教育基地、粤丰环保主题馆、市区污水处理厂、东莞植物园自然教育基地,它们通过搭建平台、举办活动,为全市学校搭建自然教育校外实践的平台,促进绿色学校和环境教育基地间联动。

01.jpg

△自然弹奏家:日本纺织娘

4.jpg

蛞蝓,外表看起来像没壳的蜗牛。

02.jpg

枯木上晶莹剔透的银耳

03.jpg

黑眶蟾蜍 俗称癞蛤蟆

  • 关键词:自然科普
阅读   0
点赞   0
邓燕芬 编辑
2020-09-21 13:39:23
推荐
loading...
点击开启小窗播放
微信方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