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讯 “中国龙舟之乡”是中堂镇的文化名片。近年来,中堂越来越多的本土青年开始走上龙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之路。万桂成就是目前中堂最年轻的小龙舟工艺品制作达人,到现在已经累计制作了近800条小龙舟工艺品。
万桂成是中堂镇马沥村人,村里人都叫他“龙船仔”,27岁的万桂成已有8年的小龙舟制作经验。万桂成的工作室位于家中楼顶的一个露天阳台上,工作室中摆放着各种制作工具和未成品的小龙舟工艺品。
经过选底骨、打水平、做大旁、安龙肠、抛光、上漆等十几道复杂工序,一个个象征着“龙马精神”“顺龙顺水”好意头的龙舟模型就在他的巧手下栩栩如生。
今年至今,他已经完成了80多条的小龙舟订单。这些小龙舟畅销国内外,将东莞龙舟文化广泛推广,他也在一刨一削的过程中,用小龙舟闯出了自己的新天地。说起与小龙舟制作的经历,他感慨又感激。
中堂小龙舟制作达人万桂成:“小时候被这种龙舟氛围感染到,到现在一直与龙舟结缘,开始制作小龙舟。最初有个龙舟爱好者的群聊,都在聊关于龙舟的话题,很偶然一次有一个人把小龙舟模型发到群上,那时候开始喜欢上小龙舟,一直到2012年自己开始慢慢研究制作小龙舟。刚刚起步的时候不是很顺利,不断去改良,失败后继续尝试,一直到坚持到现在。”
小龙舟制作的每个环节,都是万桂成一锤一刀雕刻出来的。看着线条流畅,造型优美,龙头高高翘起,船身安装着龙旗和战鼓的小龙舟,他成就感满满。
万桂成介绍到,相比传统大龙舟制作,这些小龙舟模型的制作更难,制作一条往往需要六七天时间,工序一道不少,选材更考究,更需要专注和耐力,特别是龙头,讲究精雕细琢,更伤神。即便如此,万桂成也是乐此不疲。
中堂小龙舟制作达人万桂成:“我们生活在水乡,小时候娱乐节目很少,唯一的兴趣就是扒龙舟,从小就已经非常喜欢龙舟,毕业后自己就出来制作小龙舟了。在这个社会上,自己喜欢的东西同时自己也能做到的东西是很难的,但我现在做到了。”
小龙舟从2014年开始进入市场,从开始的几只,到2015年的150只,万桂成每年售出的小龙舟都在稳步提升。据介绍,2016年后,他每年都能售出上百只小龙舟,至今已经出售近800只。万桂成凭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用双手努力奋斗实现梦想,闯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中堂小龙舟制作达人 万桂成:我十多岁的时候就开始接触龙舟传统文化,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年轻人一齐参与,希望将中堂的龙舟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记者 钟雪莹 萧培东)
缩微版的小龙舟,对细节更加考究。
每一个程序都离不开耐心和手巧。
精细的工艺。
做好防护措施。
小龙舟载着90后的青春梦想,一起前行。
【视频】诈骗手段又更新!车主收到这种短信要小心!
谢岗镇摄影艺术公益培训,为摄影爱好者打开一扇窗
现场燃爆了!清溪公安分局组织200名义警开展交通指挥技能培训
他们见义勇为的事迹值得所有道滘人点赞!
东莞市工人文化宫运动场馆开放预约啦,免费一键申请!
全面开启石龙、沿河两地东西部协作结对帮扶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