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好生活⑧|大山深处 幸福花开——脱贫攻坚的“凤岗答卷”
东莞阳光网 2020-12-18 09:51
语音播报

长江镇石是村,贫困户林祥雪一家品尝蜜柚2.jpg

东莞阳光网讯  前不久,在地处粤赣湘三省交界的韶关市仁化县长江镇石是村,贫困户林祥雪迎来了一件开心事:他家种的5亩多红心蜜柚今年第一次挂果,就迎来了大丰收。“大概能产一万多斤,果实很好,水分又多又甜,想着很快可以把柚子卖出去就很高兴,以后生活肯定会更好。”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林祥雪乐上心头。

林祥雪家种的蜜柚,是东莞凤岗对韶关仁化精准扶贫的产业帮扶项目之一。该项目解决产业发展中资金、技术要求等关键因素,为有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决后顾之忧。借助项目东风,今年,林祥雪的家庭收入有望突破65000元,顺利脱贫致富,过上了幸福生活。

长江镇石是村,贫困户林祥雪的蜜柚大丰收.jpg

林祥雪的生活变化,只是东莞市凤岗镇对口帮扶韶关市仁化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5年党中央发出脱贫攻坚战动员令以来,地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东莞市凤岗镇,按照党中央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力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扎实推进,探索出产业扶贫、电商扶贫、消费扶贫、健康扶贫、就业扶贫等多条有效路子,走出了一条步履铿锵的脱贫攻坚之路,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脱贫攻坚答卷。

冷饭坑村村民刘树胜,从贫困户变养蜂大王.jpg

“造血式”产业扶贫:

“一村一品”稳增收

初冬时节,金色暖阳柔和地撒在粤北深山里,满山花草树木随风摇曳,郁郁葱葱。每天上午,韶关市仁化县长江镇冷饭坑村村民刘树胜都会进山,到自家的蜂箱前巡视蜂群,观察蜜蜂采集冬蜜的情况。“以前主要是种田,比较累,收入又少,仅仅够一家四口吃饱饭,养蜂之后,我家建了楼房,还买了一辆车,日子舒服多了。” 在刘树胜看来,如今的生活到处弥漫着甜蜜的味道。过去只会在土里刨食的贫困户,在小小蜜蜂的带动下,竟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这样的场景,刘树胜过去想都不敢想。

冷饭坑村(无人机航拍).JPG

“冷饭坑,冷饭坑,煮好菜来饭已冷”,一句顺口溜,道出了冷饭坑村名字的由来,当地环境的恶劣由此可见一斑。因为地势高气温低,土地相对贫瘠,作为一个仅有900来人的传统农业村,冷饭坑村贫困户就多达37户111人。开展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对口帮扶的凤岗镇主动作为,根据该村山林面积多达1.7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80%、且一年四季花卉常开的特点,决定发展蜜蜂养殖产业。驻村扶贫工作队专门从江西请来养蜂专家,手把手向村民传授养蜂技巧,并发放帮扶资金助推项目启动,逐步将蜜蜂养殖产业做大做强,让小小的蜜蜂成为助力村民增收致富的强有力翅膀。

冷饭坑村村民刘树胜,靠养蜂建新房买新车.jpg

自2018年蜜蜂养殖扶贫开发项目启动以来,冷饭坑村培育的蜜蜂数量2020年已增至95箱,年产蜂蜜1710斤,年产值达13.68万元,包括刘树胜在内,8户贫困户依靠养蜂顺利实现脱贫。借助 “产业扶贫”之“火”,冷饭坑村民如今已经不再吃“冷饭”,凭借自己的勤劳双手过上了热腾腾的幸福生活。

冷饭坑村村民养蜂脱贫致富,是凤岗对韶关仁化县开展产业帮扶的一个生动写照。根据省、市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安排, 2016年起,东莞市凤岗镇对口帮扶韶关市仁化县恩村、上寨、厚坑、东罗、紫岭、厚塘、斜周、高洞、塘洞、油洞、冷饭坑、石是12个省定贫困村。这12个贫困村多分布在粤赣湘交界,山多地少,交通不便,受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发展较为缓慢。而这些村里建档立卡的468户1500多名贫困人口,仍在贫困线上挣扎。

凤岗镇委书记张耀洪(右)到仁化县恩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JPG

“要加强因村施策,创新方式方法,有针对性采取结对帮扶、产业扶贫等措施,确保帮扶任务落实到位。” 凤岗镇委书记张耀洪深入仁化县调研后,进一步对凤岗脱贫攻坚工作发出了清晰号令。

方向已明,路径已定。凤岗镇派出的扶贫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进驻仁化县12个贫困村后,坚持党建引领,依托“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及专业合作社发展平台,强化“造血”功能,稳步推动12个贫困村发展兴村富民产业。至2020年,已累计引进新型经营主体7个,培育农业特色产业9个,打造出百香果、贡柑、鸭稻米、贝贝南瓜、佛手瓜、香芋、蔬菜、萝卜种植和蜜蜂养殖等一批特色产业村,参与农业特色产业的在家有劳动能力贫困户324人,有效帮助村民增收。

长江镇高洞村,驻村第一书记胡俊林直播带货.jpg

“带货式”电商扶贫:

山货搭上时代“快车”

2020年11月14日,仁化县长江镇高洞村,凤岗扶贫工作队队员、驻村第一书记胡俊林专程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邀请网红前来为高洞村特色农产品——香芋进行网络直播带货,而胡俊林也利用空余时间亲自上阵,为村里的特色农产品站台。在当天直播中,高洞香芋便通过网络平台销往了深圳、广州等周边发达地区,销售额达到1.3万元。

电商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有效抓手,也是凤岗镇利用新技术新模式助推脱贫攻坚的创新举措。随着“一村一品”思路在各贫困村如火如荼铺开,各项特色产业逐步发展见效,如何深入挖掘农特产品优势资源,将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市场优势,带动贫困户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成为凤岗镇着重考虑的问题。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经过充分调查分析后,“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模式应运而生。“直播带货”这一热词,不再限于网络,而是真真正正地走到了凤岗扶贫工作队队员身边。

冷饭坑村蜂蜜通过电商平台销售.jpg

电商扶贫这一方式的出现,使得贫困村的特色农产品,得到了有效包装和推广,经由网络,农产品的价值、村民的收入实现“步步高”。以高洞村为例,香芋是该村重点扶贫产业,2019年,高洞村富强香芋合作社种植的1040亩香芋,每亩产出香芋约4000斤,亩产值高达9600元。而眼看着高洞村种植香芋尝到甜头,2020年年初,香芋种植一下子就在周边地区铺天盖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凤岗扶贫工作队把目光投向了新兴的销售渠道——电商,请来专家为高洞村香芋专门设计商标和包装,打造品牌,还利用线上直播带货的方式宣传推销,使得高洞村的香芋声名远扬,销售更有保障。

“我们先挑选优质的香芋再进行包装设计,一盒4个香芋大概10斤,通过电商发货,可以卖到40元的价格,每亩可以增收2000多元钱,有效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对于电商扶贫的前景,胡俊林信心满满。

凤岗帮扶12个贫困村均成立了电商扶贫服务站.jpg

一端接深山,一端连市场,产品变商品,致富奔小康。在 “高品质+精包装+网络直播带货”等一套套组合拳的精准发力下,高洞村已成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49户贫困户均顺利实现脱贫。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3700元跃升至2020年的16261.5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从2015年的2.9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29.37万元,增长10倍多。

跟紧了时代的步伐才能不掉队。近几年来,凤岗镇积极与仁化县相关部门沟通,借助 “乐村淘”等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线上交易、线下配送”的农村电商新型流通业务。目前,高洞村等凤岗对口帮扶的仁化县12个贫困村均成立了电商扶贫服务站,当地特色农产品搭上时代“快车”,不断拓宽销售市场,沿着增收致富的幸福大道一路飞驰。

一批总重量近20000斤的仁化柑橘被凤岗教师爱心“承包”.JPG

“互惠式”消费扶贫:

满了市民“菜篮子” 鼓了村民“钱袋子

“很甜很多汁,挺好吃的!能买到这么新鲜的水果,还可以帮助到农户,感觉很开心!” 2020年11月26日上午,一批总重量近20000斤的新鲜柑橘从韶关仁化县运到东莞凤岗,代表学校教师认购到其中5000斤柑橘的东莞市华侨中学副校长陈晓东激动地表示。

仁化柑橘.jpg

当前正是柑橘上市季,面对一定的市场竞争格局,产品好不好销,直接影响农户一年的劳作成果。为帮助帮扶对象销售柑橘,凤岗扶贫工作队队员、仁化县扶溪镇紫岭村驻村第一书记余贤威,就联系凤岗镇教育管理部门,主动推销。

一批总重量近20000斤的仁化柑橘被凤岗教师爱心“承包”2.JPG

凤岗镇教育系统很快发动了14所公、民办学校和幼儿园的近千名教师参与本次消费扶贫活动,在这些老师的鼎力支持下,紫岭村谭宗全、谭敬发等7户贫困户今年出产的20000斤柑橘被认购一空。“这次销售的收入大约有5万多元,全部都已经转给农户了,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资金。”余贤威开心地说。

东罗驻村第一书记通过发朋友圈及微信群的方式将该村特色农产品带入市场.JPG

消费扶贫,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让消费扶贫成为贫困群众与社会大众对接的桥梁纽带,实现互惠共赢,成为了凤岗扶贫工作队队员的共识,为推动贫困地区的农产品走出深山,丰富市民的“菜篮子”,充实贫困村民的“钱袋子”,驻村干部都不遗余力。

在仁化县城口镇东罗村,谈起村里的农产品“搬运工”——凤岗扶贫工作队队员,东罗村驻村第一书记彭勇明,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走访入户,问询贫困户农产品收成情况,已成彭勇明工作的常态,只要“淘”到好货,他便第一时间拍照并发送至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大力宣传推介。在他的带动下,当地4000多公斤大米、12500多公斤贡柑、2500公斤葡萄柚……相继被成功售出,为村民带来收入超过10万元。

城口镇厚坑村柑橘丰收.jpg

类似余贤威、彭勇明一样,对于农产品“搬运工”这个角色,凤岗扶贫工作队的每个队员都干得不亦乐乎。这些“搬运工”背后,蕴藏着凤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举措和坚定信念。

为建立长效机制,让贫困村的农产品有长期稳定的销路,凤岗镇积极探索消费扶贫新模式。该镇经调查筛选,建立起帮扶仁化精准扶贫农副产品名录,收录了12个贫困村的农副产品,并附产品简介、联系方式等资料,搭建产销对接平台。

扶溪镇柑橘丰收.jpg

在凤岗扶贫工作队精心筹备下,2020年,东莞市凤岗镇澎湃农产品店在凤岗三联“开张大吉”,大量仁化县特色农产品“零差价”直通凤岗销售,此外,2020年6月起,凤岗镇还专门在凤岗供销社开设了韶关农产品销售专柜,真正让农村好货走向了广阔市场。仅2019年至2020年11月底,不到2年的时间里,凤岗镇发动社会各界累计采购韶关市农副产品的消费金额就超过139.2万元。

助帮扶村打造出佛手瓜等一批特色产业.JPG

清甜的的柑橘、柚子,香醇的蜂蜜,鲜活的鸡鸭,可口的大米,无公害的蔬菜……各式各样农产品,满足了城里人舌尖上的幸福感,也增强了山里人辛勤劳作的获得感。

2020.1.8-10凤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扶溪镇卫生院开展培训.jpg

“授徒式”健康扶贫:

除“病根”拔“穷根”

什么原因导致贫穷?对于仁化县扶溪镇斜周村村民蒙彩香来说,疾病,肯定是答案之一。蒙彩香是斜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双手患有腕关节疼痛,严重时腕关节尤其是手指不能活动,一段时间几近丧失劳动能力,家庭重担全部压在了丈夫邓七斤身上,这让本来就生活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幸运的是,一对“师徒”的出现,帮助蒙彩香摆脱了困境。“就是漆书记和刘医生,来为我做针刺、艾灸,现在我的手好了,可以和老公一起去打理家里种的柑橘,生活慢慢也变好了。” 蒙彩香感激地说。

漆云良(右二)在扶溪卫生院为村民看病并带“徒弟”.JPG

蒙彩香口中说的漆书记,是凤岗扶贫工作队队员、斜周村驻村第一书记漆云良,而刘医生,名叫刘艳芬,是漆云良所带的“徒弟”。接棒进驻斜周村后,漆云良调查发现,斜周村贫困人口的患病率为42%,返贫风险较大的主要是患有长期慢性、重大疾病,劳动力缺乏的家庭。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漆云良意识到,只有提升当地医疗卫生水平,才有助解决村民长远健康问题。在积极为因病致贫村民争取各类帮扶保障政策减轻负担的同时,身为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的漆云良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村民尤其是贫困户家庭,制订健康家庭计划、慢性病康复计划。经与上级主管部门争取协调,2019年11月起,每逢周四上午,漆云良还准时来到扶溪镇卫生院坐诊,除了治病救人,还为当地医生上中医实践课程。截至2020年11月底,漆云良已累计为520名包括贫困群众在内的患者提供中医诊疗服务,带教2名年轻医生。

2020.1.8-10凤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扶溪镇卫生院开展培训2.jpg

今年27岁的刘艳芬,是仁化县扶溪镇卫生院中医执业医师,在“师傅”漆云良的传帮带下,她勤学中医适宜技术,还与“师傅”一道,利用空余时间走村串户,为村民看病问诊、送医送药,成为深受当地群众爱戴的年轻医生之一。“漆书记来了之后,发挥他的专业特长,给我们基层的医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们进一步掌握中医技术,我们也会把这些技术学以致用,努力提升自己的水平,更好地服务我们当地的百姓。” 刘艳芬说。

2020.1.8-10凤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扶溪镇卫生院开展培训4.jpg

“之前看病时曾有群众担心,我走了之后,他们怎么办?所以我选择了带徒弟,村民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如果在我们的帮助下,他们平时的小毛病能有效化解,遇上大病也能就近得到及时救助,那他们就有能力去创造更好的生活。”漆云良表示。

群众有“医”靠,幸福更牢靠。蒙彩香、刘艳芬等人,只是凤岗镇健康扶贫政策在仁化县“开花结果”的众多受益者之一。为让贫困户应享尽享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凤岗镇不断加强健康扶贫协作交流,类似漆云良一样“传经送宝”“授徒”式的培训交流时有开展。

2020.1.8-10凤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扶溪镇卫生院开展培训3.jpg

2020年1月,新年伊始,凤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派出骨干医师到扶溪卫生院等地,为当地医护人员开展技能培训。针刺、火罐、艾灸、双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基层医院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治、中成药的合理应用……一项项来自东莞的医疗救治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让40多名来自仁化县扶溪镇、长江镇、闻韶镇等地卫生机构的基层医护人员受益匪浅。

除了派业务骨干到当地医院开展技术帮扶,近年来,凤岗镇还累计在仁化县组织开展义诊活动12次,服务贫困村民426人次。

上寨村53岁的胡社花在“家门口”就业2.JPG

“定制式”就业扶贫:

“饭碗”端得稳 生活底气足

今年53岁的胡社花怎么也没想到,年纪这么大的她,还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作为仁化县城口镇上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胡社花过去的日子过得十分艰辛。她的丈夫今年已经75岁,由于年纪大,无法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儿子患有二级精神残疾,丧失劳动力,且需长期服药治疗,家里只靠每月1000多元的低保金及她一人“打零工”维持。凤岗扶贫工作队的到来,她和她一家的命运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上寨村53岁的胡社花在“家门口”就业.JPG

生活的困境,将胡社花锻造成村里劳作的能手,勤劳能干的她也给扶贫工作队留下深刻印象。疫情期间,胡社花找不到什么活干,凤岗扶贫工作队队员、上寨村驻村第一书记郑林平就开始留意,并推荐一些适合她的工作岗位。今年,扶贫工作队得知村里正好有个保洁员的岗位空缺,立即与保洁公司联系争取,很快,胡社花被聘请为保洁员,为村里做保洁工作。

身穿红马甲、推上保洁车、手拿扫把……每天,胡社花都穿梭在村里的大街小巷,认真打扫每一个角落,动作轻快而又麻利。靠着这份稳定的工作,胡社花每个月有1500元的工资,为了帮助她增加收入,扶贫工作队还积极与上寨村两委讨论研究,为其“量身定制”每月数百元的工作奖励措施。如今,胡社花一家每月固定收入就有3000多元。“现在不缺吃,不缺穿,不缺用,过得还可以,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的关照。”这位皮肤黝黑、敦厚朴实的中年妇女谈及现在的生活,脸上笑开了花。这样“量身定制”的待遇,体现了凤岗推进就业扶贫工作的真心和细心。

负责筷子分拣工作的恩村贫困户陈美娣.JPG

像胡社花一样通过精准帮扶实现就业的贫困户不在少数。在城口镇恩村村,“量身定制”范围扩大,甚至“定制”出了一个扶贫车间。在凤岗扶贫工作队队员、驻村第一书记曾志成多方协调推动下,恩村村的毛竹加工厂专门设立了扶贫车间,设置了公益性岗位,以这样的创新模式帮助当地贫困户就业获取收入。仅仅这个扶贫车间,就成功帮助恩村村40名村民就地就业,负责筷子分拣工作的贫困户陈美娣,就是其中之一。“每个月工资大概有3000块钱,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工作离家比较近,还能照顾家里。” 有了好工作,陈美娣对生活充满希望。

城口镇恩村村的毛竹加工厂设立了扶贫车间2.JPG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就业扶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凤岗镇坚持因户需求,因人施策,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积极提供就业信息,精准推进就业扶贫,多渠道促进贫困人口端稳“饭碗”。截至2020年11月底,在凤岗镇帮助下,仁化县共有550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其中协助因病因残贫困户23人实现公益性岗位就业。

扶溪镇紫岭村谭惠德(右,暗格衣服)以过节的名义宴请亲友庆丰收.JPG

“兜底式”保障性扶贫:

“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扶贫工作队帮我们把房子盖起来,我的大女儿读高中,我只要出住宿费,学费都免了,一个学期有1500元的生活补助,我们的医保,还有养老的钱全部帮我们交了,现在生活很有奔头。” 2020年11月3日,仁化县扶溪镇紫岭村扶贫对象谭惠德在自家新房前乐呵呵地说。

扶溪镇紫岭村29户贫困户实施了危旧房改造.JPG

当天,谭惠德家欢声笑语,热闹非凡。谭惠德摆了2桌酒席,宴请自家兄弟姐妹,庆祝当地的传统节日——洗镰刀节,这个节日他们已经多年没过了。由于患有四级肢体残疾,谭惠德家里主要依靠妻子一人劳动,家庭收入入不敷出,此前住的还是老旧的黄泥土瓦贝房,每逢刮风下雨就得提心吊胆。在凤岗扶贫工作队帮助下,谭惠德利用工作队申请到的4万元危旧房改造资金建起了新房。

扶溪镇紫岭村,凤岗援建的文化室和广场3.jpg

有了“安乐窝”,谭惠德和家人的生活干劲越来越足。2020年他家承包了10亩农田,收获8000多斤稻谷,还借助扶贫资金购买了鸭苗、鸡苗,种植了果园,多渠道获得经济收入,洗镰刀节这个“尘封”已久的丰收节日又“重出江湖”,成为谭惠德一家开怀畅饮的由头。

扶溪镇斜周村,新建的文化活动室受欢迎2.JPG

和谭惠德一样,紫岭村建档立卡的33户贫困户中,共有29户家庭的住宅都是黄泥土瓦贝房,在凤岗镇83万多元改造资金的帮助下,目前这些贫困户的房子已经全部得到重建和修缮。扩大到整个仁化县,截至2020年11月,凤岗对口帮扶的12个相对贫困村已有342户贫困户的危旧房得到妥善改造。

长江镇油洞村,弯弯曲曲的泥路已硬底化.JPG

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过程中,凤岗镇切实织密民生兜底保障网,使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多方面得到保障,群众获得感更多了,参与脱贫攻坚的精神头更足了。

——教育帮扶扶智又扶志。2016年以来,凤岗镇累计面向仁化县对口帮扶贫困村开展助学活动68次,扶助贫困生324人次,捐赠助学物资及资金52万元,其中2020年开展助学活动19次,扶助贫困生78人次,捐赠助学物资及资金15万元。

——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凤岗镇坚持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扶贫相统筹,协助对口帮扶地区实现“无劳动能力贫困户纳入低保政策兜底、贫困户60岁以上符合条件老人享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三个全覆盖。

——群众饮水安全有保障。2016年以来,凤岗镇结合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投入约241万元建设12个安全饮水项目,使对口帮扶贫困村安全饮水率达100%;此外还实施饮水安全工程25个, 12个对口帮扶贫困村所有20户以上的自然村均实现集中供水全覆盖。

——公共服务配套更齐全。2016年以来,凤岗共投入256万元帮助仁化县12个对口帮扶贫困村建设农田水渠等项目,改善农田灌溉设施,切实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投入352多万元为12个村完成主干道提标、乡道硬底化、机耕路修建、路面升级改造等项目;投入452万多元安装路灯1753盏;投入约659万元新建文化活动室、老人活动中心、村民活动广场等共12个文化设施,为村民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

扶溪镇厚塘村凤岗援建的小公园.jpg

一座座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一条条新修的水泥路蜿蜒山间,一片片丰收的田野充满希望……如今的粤北大地,曾经贫穷落后的面貌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产业兴旺,村民幸福,蓬勃的生机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小康画卷。

扶溪镇紫岭村村道.JPG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凤岗必将乘势而上,接续奋斗,用心用情用力,让更多幸福之花在大山深处绽放!

凤岗镇委书记张耀洪(前排中)到仁化县恩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2.JPG

“数”说脱贫

据凤岗镇扶贫办统计数据显示,通过凤岗镇长达五年的对口帮扶,韶关市仁化县12个贫困村集体年收入由2015年平均4.32万元,增长至2020年平均24.82万元,增长率达474.5%,实现了稳定增收,并均已于2019年底达到相对贫困村退出标准。2020年10月,这12个贫困村的468户1537名贫困人口已达到脱贫标准。

截至2020年11月,凤岗对口帮扶的12个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412.42元,是省定标准的2.32倍;12个相对贫困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542元,是省定标准的1.6倍。

五年对口帮扶期间,凤岗镇帮扶的12个贫困村共统筹落实帮扶资金6755.3676万元,截至2020年11月底,使用率达100%。(记者 凌有福)

    阅读   0
    点赞   0
    李玉敏 编辑
    2020-12-18 09:51:34
    loading...
    点击开启小窗播放
    微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