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对标南通(上):如何用好“招才引智”这一招
东莞广播电视台 2021-11-15 08:30
语音播报

【编前语】10月22日,东莞党政代表团赴深圳光明区学习考察。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亚非指出,在顺利完成镇级党委换届、紧张筹备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的重要节点,在全市上下冲刺全年目标任务的关键阶段,组织党政代表团到深圳光明区学习考察,就是要学习先进地区经验抓好工作谋划,对标先进榜样激发执行动力。

东莞即将站在万亿GDP、千万人口城市新起点,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如何在新赛道上跑出高质量发展的东莞速度?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经验,将他山之石转化为奋进的动力。历时两个月的筹备,由市委宣传部、市委政研室指导,东莞广播电视台派出多路记者奔赴深圳、合肥、泉州、南通等万亿GDP城市,深入挖掘它们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城市环境提升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东莞广播电视台陆续推出大型主题系列报道《喜迎党代会 迈向新征程》之“对标先进”。

0001.png

去年南通实现GDP超10036亿元,成为江苏第四个跻身“万亿俱乐部”的城市。今年东莞也可能成为广东第四个跻身“万亿俱乐部”的城市。南通和东莞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工业强市。在各自发展路径中,南通有哪些经验值得东莞借鉴?近几年,南通与上海进行互通科技创新全面战略合作,如何吸引大项目落户?是怎样的魔力,吸引了各地大量优秀人才扎根这座城市?南通推行的“飞地孵化”和“离岸创新”科创新模式有何亮点?《喜迎党代会 迈向新征程》系列报道,记者到江苏南通寻找答案。

0.jpg

海底一万英尺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瞭望江海大地,一艘艘巨轮从南通驶向浩瀚蓝海。自古以来南通就有着“据江海之汇,扼南北之喉”的美誉,被誉为是“北上海”。在长江岸线的南通启东中远船务码头,一个为英国石油公司建造的浮式生产储油平台正在施工。这个平台主要生产天然气,日产一万吨,是目前世界上海上日产天然气最多的平台。

浮式生产储油平台.jpg

浮式生产储油平台

徐秀龙是这个项目的总指挥。2006年起,中国航运和修船市场异常火爆,那年中远高层远赴新加坡招揽海洋工程人才,然而,面试的新加坡人都不愿意到“一片空白”的南通来。当中远海运船务向新加坡的徐秀龙伸出橄榄枝时,他激情澎湃决定回国效力。然而,回国后的徐秀龙就面临一个大难题,挪威船东要求做一个圆形的钻井平台,而当时世界上还没有人做过这种尝试。“它突破了海工行业的传统概念——采用圆形而非方形,世界上没有人做过圆形的钻井平台,当时真的觉得是天方夜谭。”

南通中远海运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秀龙.jpg

“大国重器”从这里驶出 直击蓝海

徐秀龙把这个项目命名为“希望1号”,回忆起那些为该项目殚尽竭虑的日日夜夜,他感慨“办法总比困难多”。最后,徐秀龙带领团队成功自主研制出“希望1号”圆形钻探储油平台。徐秀龙骄傲地说,“希望1号”成果荣获了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江苏省以企业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的首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希望1号.jpg

▲希望1号

“希望1号”的诞生,让徐秀龙和南通船务一战成名。此后,徐秀龙团队凭借创新的意识一步步改写了中国海工产品制造版图,擦亮了江苏制造名片。短短几年间,中国首制20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中国首制极地探险邮轮、“天鲲号”挖泥船、全球最先进半潜式重吊生活平台、全球首制双燃料汽车运输船……一个又一个“大国重器”从这里驶出,直击蓝海。

南通新帝克单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博士 马海燕.jpg

一根小丝线串起南通与东莞产业链

“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离不开人才,创新归根结底也在于人才。南通是中国纺织之乡,在距离启东中远船务不远的这家工厂,一根小小丝线串起了南通与东莞的产业联系。“这个床垫是在东莞一个著名的企业——慕斯公司定制的,他们指定必须要用我的原材料给他们的材料供应商。”南通新帝克单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海燕博士告诉东莞记者。

单丝是化学纤维生产中用单孔喷丝头所制得的支数较小的单根长丝。马海燕博士原是南通大学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专家教授。在教学研究中,他发现国内对于单丝的研究、生产和应用仍然处于较低水平,2015年,马海燕决定创办企业,将自己对于单丝的研究成果进行产业化转化。在他的带领下,企业先后开发出一系列导电、耐高温、抗菌、阻燃单丝产品,一路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单丝生产企业、行业单打冠军。马海燕表示,“南通在打造创新创业城市,创业的氛围非常好。十多年来,我们的营商环境一年比一年好,特别是在人才政策方面,南通制定了相关的人才政策。”

VCG21e5fa6a3d0_看图啦.jpg

引人:高校毕业生落户“零门槛”

科技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才是创新的根本保证。如何吸引人才?2019年10月,南通发布《关于实施高层次双创人才倍增计划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文件,其中,引起广泛关注的则是南通放开落户条件,高校毕业生落户“零门槛”,领军人才给予最高150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等措施,让南通“瞬间”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微信图片_20211111164724.jpg

留人:本科学历即可优先购房

培育“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今年截止到9月初,南通已经新引进3.6万名高校毕业生前来就业参保。今年本科生已发放综合补贴1.17万人次,发放总金额达6878万元。人才引进来,还要留得住。在南通科技产业园这家科技企业,几名员工正在探讨人才房热点话题。因为根据南通最新发布的人才优先购买普通商品住房实施办法,学历本科起就有资格购买人才房,这让人才房成为了“香饽饽”。“今年已经有两批次购买人才房了,我们园区一共大概有五十多人购买了。”企业员工陈晨说。

人才的需求,就是政府努力的方向 。近年来,当地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人才新政”。创业领军人才入住人才公寓,3年内免租金,或者获得40万元-150万元一次性购房补贴;市区企业全职新引进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具有博士学位或正高级职称的,3年内给予每人每月3000元生活津贴……条条“真金白银”让人才倍感欣慰。

中远船务(启东)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设计师 罗子良.jpg

精准引才 用心留才 科学用才

“人才的竞争,关键是体制机制的竞争。南通突出‘鼓励激励到人,政策兑现到人’导向,构建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精准引才、用心留才、科学用才,着力打造长三角北翼人才高地。”据南通市委组织部介绍,围绕制约人才创新创业的“卡脖子”问题,南通人才新政推出了精准化的扶持政策,并为人才提供更有硬核力的创新服务。“开办企业最快半个工作日完成,一般工业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30个工作日办结,项目从签约到开工建设全过程都能‘帮办代办’,99.6%的审批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南通装配式建筑与智能结构研究院院长宫海博士表示,去年,南通推出的江海英才“一卡通”2.0升级版,将人才服务拓展至行政事项、医疗保健、旅游观光、文化休闲、交通出行、金融服务等领域,以最快流程、最优服务助力人才在南通发展。这些服务的精心提供,增强了人才对南通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也让人才成为南通城市发展的强大“引擎”。“ 南通对人才和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很大,这个是最实在的,也是硬实力,另外一个是软实力,就是政府部门的服务态度。”

01.jpg

全面对接上海 推行“飞地孵化”和“离岸创新”新模式

“创新群落”“生态环境”是新的竞争力,为推动人才工作全方位对接上海,南通创新推行的“飞地孵化”模式,打破户籍、地域、身份、人事关系等制度壁垒,在上海设立双创人才创新基地。截止目前,南通已在上海建设16个、逾5万平米的离岸创新创业载体,累计从上海、浙江等长三角区域引进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单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50余名,有效地承接了上海等地创新资源和高端人才向南通的转移转化。南通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副研究员陈长江认为,在上海建了这种离岸孵化基地,上海的科技人员可以保留户籍,保留上海的医疗,这样可以在不离开上海的情况下能够为南通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微信图片_20211104114211.jpg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以全球视野引进“高精尖缺”人才

南通座因人而盛、因才而兴。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南通确立了“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理念,扎实推进“江海英才集聚工程”,大力实施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工程,把人才强市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战略,以全球视野大力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在今年刚刚结束的江苏省双创答辩评审中,南通新增入选省“双创人才”71人、省“双创团队”7个,人才和团队入选数继续位居全省第二,全省进入二轮重点考察的前15名重点人才项目中,南通市占据6个,数量列全省第一,人才工作实现“十四五”开门红。

手记.jpg

留住人才脚步,让政策更有温度

在采访中,有这样一个细节让记者特别有感触。当我们问及南通江海英才“一卡通”时,新帝克董事长马海燕博士随即从身上拿出了一张“一卡通”,他说,“这张卡他一直带在身上,无论是行政办事、医疗保健、还是文化休闲、交通出行等,都能用得上,享受政府给予的人才福利。”一张小小的人才卡,对马海燕博士来说,好比一个人才政策的“大礼包”。

政策有温度,城市才会有吸引。如今,无论哪个城市都迫切需求人才的加入,近年来,南通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人才新政”,为吸引人才,打出了高校毕业生落户“零门槛”的招牌,为留住人才,推出了本科学历即可优先购房的政策。从渴求人才到选拔人才、从成就人才到留住人才,新时代的南通识才选才用才观,是南通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因密码”。

0.jpg

▲东莞广播电视台记者 刘星

以人才“第一资源”引领发展“第一要务”,无论是南通还是东莞,都不是一句空话。发展的南通,求贤若渴;腾飞的东莞,海纳百川。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东莞同样有信心、有力量、更有底气。如今,站在新一轮大发展的“风口”,一批批怀揣梦想的人汇聚东莞,在这片热土激扬创业热情,成就个人梦想……

人才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经济强。去年南通GDP过万亿,招才引智的成效功不可没。当前, 无论是东莞打造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还是建设美丽新东莞,都迫切需要以更大的魄力、更大的手笔,让更多的优秀人才聚焦东莞、更多的领军人才扎根东莞。

微信图片_20211111182634.jpg

指导单位:市委宣传部 市委政研室

总策划:黎树根

执行策划:赖昆鹏 李万昌

记者:刘星 邝聪 李振华 梁家宗


  • 关键词:南通,人才
阅读   0
点赞   0
邓燕芬 编辑
2021-11-15 08:30:38
推荐
loading...
点击开启小窗播放
微信方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