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对标南通(下):科技创新“点燃”万亿GDP城市发展新动能
东莞广播电视台 2021-11-16 08:30
语音播报

【编前语】10月22日,东莞党政代表团赴深圳光明区学习考察。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亚非指出,在顺利完成镇级党委换届、紧张筹备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的重要节点,在全市上下冲刺全年目标任务的关键阶段,组织党政代表团到深圳光明区学习考察,就是要学习先进地区经验抓好工作谋划,对标先进榜样激发执行动力。

东莞即将站在万亿GDP、千万人口城市新起点,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如何在新赛道上跑出高质量发展的东莞速度?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经验,将他山之石转化为奋进的动力。历时两个月的筹备,由市委宣传部、市委政研室指导,东莞广播电视台派出多路记者奔赴深圳、合肥、泉州、南通等万亿GDP城市,深入挖掘它们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城市环境提升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东莞广播电视台陆续推出大型主题系列报道《喜迎党代会 迈向新征程》之“对标先进”。

4.jpg

传统产业如何进行科技创新

江苏省的建筑业总规模连续十多年高居全国第一,南通市则是该省乃至全国建筑业的龙头市。这座万亿GDP城市,2020年建筑业总产值高达9700多亿元。如今,南通的建筑业早已不是“凭一把泥瓦刀打天下”,而是想方设法进行技术创新。东莞也存在不少传统型工业,南通有哪些经验值得东莞借鉴?除了传统产业,南通在新型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上又是如何进行科技创新的?

6.jpg

在南通装配式建筑与智能结构研究院,一些新研发的装配式建筑材料陈列在展厅中,它们也代表着传统建筑行业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装配式建筑,实质是把传统的建筑或材料,直接转移到工厂生产,再整体搬运到工地进行安装。

南通装配式建筑与智能结构研究院研发工程师尹雷告诉记者,把以前工地上现交的构件放到PC工厂进行生产有两大优点:一是环保,二是效率很高,工厂可以批量化生产。

该研究院钢结构体系部副经理徐海洋带记者来到一大型医院的工程工地,实地了解。在堆放建筑材料的区域,记者看不到以往成堆的用于砌墙的小砖块,取而代之的是在工厂里就已经装配好的大块砖板

采用这种大块砖板的好处是可以省下砌墙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从而大大缩短工期。徐海洋跟记者算了一笔账:“假设传统的加气块墙砌起来需要半天,那么这种新型墙板大约只需要一小时就能完成。”同时,由于这种新型材料安装较为简便,可以减少施工人数,正好能缓解目前建筑行业普遍遭遇的招人难问题。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建筑施工人员缺口达到100万人以上。

1.jpg

协同创新 实现“全方位对接上海”

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副研究员陈长江认为,南通去年GDP过万亿代表着该市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阶段,也给产业的科技创新提出了更紧迫、更高的要求。而南通传统产业发展的痛点,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科技创新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以及传统企业研发资金少、重视短期效益等相矛盾,从而制约了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他认为,行业企业可以通过结盟等方式形成共同体,每家企业都拿出力所能及的资金,共同汇聚形成大的研发资金池,集中财力攻坚行业堵点,这就是南通力推协同创新的目的。

去年底,长三角新型建筑工业化产教联盟在南通成立,联盟汇集了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建筑行业的企业、院校,促进建筑行业转型升级。

南通与上海、东莞与深圳,这两对城市之间的地理位置有些相像,南通就通过与上海进行协同创新,来实现“全方位对接上海”,和上海共同打造了沪通跨江创新联合体、创新创业引领示范区等,两地诸多规划、政策壁垒在协同创新中被打破。

5.jpg

从“隔江招手”到“跨江握手”

南通与上海进行沪通科技创新合作,是实现“全方位对接上海”的重要举措。在创新资源的整合联动、创新载体的共建共享、创新人才的自由流动、创新体制机制的全面融合等方面,探索重大项目联合攻关、创新券通用通兑、科技园区合作共建、离岸研发孵化加速等新做法,共同打造沪通跨江创新联合体、创新创业引领示范区,吸引上海高科技成果和新兴产业项目来南通,实现了从“隔江招手”到“跨江握手”的转变。

2017年,上海材料研究所与中天科技集团共同签署了“高品质3D打印用金属粉末耗材制备技术”协议书,隔年注册成立中天上材增材制造有限公司。该公司结合上海材料硏究所多年气雾化金属粉末研发和生产经验,在紧耦合和超声气雰化等技术上拥有多项国内率先的核心技术和国家发明专利,并在航空航天、医疗、模具领域不断开发出新的应用,现已成为金属3D打印领域的综合服务商。

3.jpg

面向全社会揭榜招标 “卡脖子” 技术难题

除了传统行业的科技创新,南通还向众多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展开科技创新攻坚。今年,南通在江苏省率先实施“揭榜挂帅”制度。这天下午,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孙泉赶往南通市科技局,参加评审第二批“揭榜挂帅”项目。

整个评审会现场,俨然就是云集各路专家的考场,认真严肃、安静有序。试题是一众企业提出的技术难题,专家们负责挑出真正的卡脖子技术难题。这些难题由南通市科技局于今年7月份,以发榜形式面向全社会揭榜招标征集。

为了突破这些“揭榜挂帅”的技术难题,今年该市悬赏5720万元,向社会发出了“揭榜”邀请。南通市财政给予联合发榜企业合同总额75%、最高500万元的资助。“揭榜挂帅”也打破了原有财政“分灶吃饭”的机制。

微信图片_20211104114211.jpg

孙泉所在的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积极参与各类“卡脖子”技术难题的攻坚,围绕先进光电材料、器件、装置和系统中的核心科学技术问题,开展前沿引领创新研究。

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所在的南通创新区,就是该市倾力打造的沿江科创带创新之核,这里建设了该市最高端的医院、学校等,用以集聚高端科技创新要素,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科技创新资源集散地,形成科技创新“中枢”,创新区精准投入、集约配置一批院士领衔领办重大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市场运作、重点孵化一批与省产研院合作的重大项目,园区注册入驻科技企业近200 家。

为了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南通推出含金量空前的“创新30条”,涵盖企业成长的全生命周期,在74项具体政策中新增加的内容达到了38项,超过了50%,其中第1条就是“揭榜挂帅”攻坚计划。

另外,为了保障科技创新的“弹药”,今年前三季度,南通全市科技财政实际投入共计72.38亿元,同比增长11.5%,占同期全市公共财政支出8.6%。

微信图片_20211115111846.jpg

微信图片_20211107163804.jpg

我们在南通采访的时候,一江之隔的上海正好发现有新的疫情,这也打破了我们原本去上海采访两地协同创新的计划,但我们能在当地感受到南通和上海人缘亲、地缘近的密切关系。南通市民告诉记者,他们经常去上海购物、很多亲戚朋友在上海工作,寻求更大的发展。事实上,南通一直在探索和上海建设离岸研发孵化加速平台、重大项目联合攻关、科技园区合作共建等协同创新做法。比如离岸研发孵化加速平台,南通就把它直接设在上海,在里面工作的人才和他们的子女能同时享受上海和南通两地的各项福利、服务、公共资源等。这些协同创新合作,还有开放性的政策,使南通和上海实现了从“隔江招手”到“跨江握手”的转变,从而带动南通的科技创新发展。

微信图片_20211102125554_副本.jpg

南通和上海的关系,与东莞和深圳的关系有点类似,就像专家学者所说,只要不断创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关系,并尽量营造出青年友好型城市等软环境,让年轻人如鱼得水、如鸟在林地生活,协同创新就有很好的土壤。未来,东莞全面对接广深“双城联动”发展,无缝连接深圳、广州两大都市圈,我们希望看到东莞更好地牵手两大都市圈,突破东莞城市发展能级。

指导单位:市委宣传部 市委政研室

总策划:黎树根

执行策划:赖昆鹏 李万昌

记者:邝聪 刘星 李振华 梁家宗

  • 关键词:南通,科技,企业,东莞
阅读   0
点赞   0
余子刚 编辑
2021-11-16 08:30:03
推荐
loading...
点击开启小窗播放
微信方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