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文化强市|摄影家胡克嘉:30年文献影像中的东莞记忆
东莞广播电视台 2022-09-17 17:50
语音播报

微信图片_20220917174216.jpg

用镜头定格城市发展“瞬间”,依托媒介呈现社会发展影像。摄影家胡克嘉用《回嘉—文献影像中的东莞记忆》记录了东莞这座新一线城市从稚拙发展到潮流焕新的变化。9月17日,《回嘉—文献影像中的东莞记忆》首发仪式暨胡克嘉摄影展开幕式在东莞展览馆举行。

微信图片_20220917174541.jpg

“我拍摄了几十万张照片,印象最深的是为东莞拍摄的影像照”。展厅内,胡克嘉向嘉宾们介绍着挂在墙上的一幅长一米多的影像照,已经泛黄的照片展现的是东莞改革之初的景象。

胡克嘉本人和东莞的缘分早在三十年前就结下。1991年,他来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东莞。在他看来,任何一个城市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都会迎来新生蜕变的机会,原生态景象的记录在几十年后会显得格外珍贵。“我觉得应该把这份心、这份爱献给东莞南城。”秉持着这种信念,胡克嘉拿起了相机记录身边的变化,见证城市的发展。这一拿,就是30年。

微信图片_20220917174334.jpg

文献影像的本质就是记录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简单,但要使得记录的内容有一定的考究价值是需要摄影师本人反复斟酌的。这些年,胡可嘉拍摄过东莞市大朗镇水平村的荔枝收购点,拍过公安交警在莞太路与八达路的十字路口执法,还拍过广东福地公司举办首届“福地杯”篮球赛,东莞居民的日常生活成为胡可嘉镜头里的“常客”。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李树峰这么评价他:“面对日常生活,作者的摄影态度是极为平实的,既没有居高临下的主题强制,也没有外来人的疏离感。作者已经融入了当地生活,心态是轻松自在的。”

微信图片_20220917174351.jpg

并不是每一次拍摄都非常轻松。《回嘉—文献影像中的东莞记忆》全画幅全景式呈现东莞城市的30年变迁。为了能用宏观视角去观摩这座城市,胡克嘉尽可能克服外界困难去站在更高的角度拍摄。有时为了能一览南城之景,会自费五六万乘坐直升机航拍。当经费不足时,他也会登上水塔、楼顶这些鲜少有人涉足的地方,只为关记录东莞新城市中心区的开发和变迁。

微信图片_20220917174319.jpg

在他的照片中,东莞如野草般生长,朝气蓬勃、充满生机。胡克嘉对此深有感触,“我想用影像记录,但是我一开始也没有想到,东莞这二三十年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上天不负有心人,我用这种记录呈现了南城的变迁,甚是荣幸。”为时代写真,为情怀付出,胡克嘉用影像表达着对这座城市的深沉爱意。正是有了像他一样的摄影大家,才能让世人更加了解东莞、爱上东莞。

从东莞居民的生活日常到城市中心区的经济腾飞变化,胡克嘉用影像记录慢慢地进行梳理,可以说,他爱这个城市十分深沉,而摄影就是他最好的表达爱意的方式,为时代写真,为情怀付出,正是有了这样的摄影大家,后人才能有了更加了解这个城市的依据。

(见习记者 黄蓉)

  • 关键词:胡克嘉,变迁,城市
阅读   0
点赞   0
林宝琨 编辑
2022-09-17 17:50:11
推荐
loading...
点击开启小窗播放
微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