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排下沙村:流淌在骨子里的红色精神血脉
乐享松山湖 2023-03-18 08:22

编者按

2018年,为反哺和回报52个接壤村(社区)对园区发展的支持,松山湖管委会设立每村1000万元、总额5.2亿元的松山湖接壤村“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资助各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提升的“美丽乡村”建设工程。

2018年-2021年历时四年,绝大多数村、社区有效改善了村庄生态环境,美丽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本期【品味环湖之美】系列专题

带你走进石排下沙

下沙村是东莞市石排镇唯一的革命老区,位于石排镇南面,全村总面积约2.22平方公里,下辖下沙,上沙,杨屋,刘屋4个自然村,常住户籍人口2770人,外来人口约18000人。2020-2021年,下沙村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省特色精品示范村”“东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东莞城市精细化管理示范村”“东莞市绿美红色乡村”等称号。

2018年-2021年
松山湖管委会设立每村1000万元
接壤村“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
资助下沙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提升
乡村景观小品、乡村建筑改造
环卫设施工程、文化设施提升等
乡村面貌发生了深刻改变

石排下沙村

(1)“红色印象”深入人心

走进下沙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
“红色印象”乡村景观
地方特色的建筑剪影与绿化配景协调
极具视觉张力
下沙村村口新形象
随着人字形的沥青入村路脉络舒展
登高远眺
恢弘大气的欢庆楼迎面而来

下沙村欢庆楼

在下沙印象的红墙上

一张张弥足珍贵的照片

记录着下沙村的历史变迁

下沙印象

在欢庆楼旁边

原来的一栋古建筑

在不改变原来建筑结构的情况下

经过改造修缮

成为了全方位、多角度展示

村庄历史文化和发展变迁的村史馆

下沙村史馆

走在木棉广场红砂岩地板上
看着一排排整齐的红房子
踏实的历史感油然而生

数根红砂岩柱子牢牢捍卫的维高公祠

曾是东江纵队宿营地

队员们利用祠堂的巧妙设计

在这里进行秘密工作

从红巷往里走,数幅墙绘栩栩如生

画面讲述了东江纵队在下沙生活的场景

尽诉军民鱼水之情

门前一排排灯笼

更为东江纵队宿营地遗址

营造浓厚的“红色氛围”

东江纵队宿营地

下沙曲艺社

老人家们的曲乐声给木棉广场

增添了不少淳朴的生活气息

下沙红星醒狮队、老人和青少年

也会在此进行醒狮表演

增添红街热闹

穿过狭长的巷子,来到红街

整齐划一的平层建筑

换上红色的外衣

昔日解放路繁华的场景

仿佛再次重现

作为石排最早成立党支部的村

按照东莞市特色精品示范村
“十个一”的建设标准
下沙根据自身情况确立了
以“红色印象”为主题思路
围绕“红色景观、红色基因、红色引领”
三个重点
利用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升级改造
下沙红已经是该村独一无二的标签
(2)石排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下沙村作为石排镇唯一的红色革命村
也是石排镇第一个成立的党支部
具有悠久的红色革命文化
1941年5月
东莞中学王步尧在沙宝里村(下沙村)
以教书为掩护
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秘密联络点
为东江纵队在桥头、东坑和横沥
这一带频繁活动提供了条件

△东江纵队铁东大队宿营地旧址

同时
党的地下组织以沙宝里村(下沙村)
学校为阵地
在群众中积极发展党、团组织
下沙村的许多进步青年
积极投身革命加入江纵队
不少人还成为石排地区的革命骨干
1949年3月
下沙村正式成立石排第一个党支部
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石排唯一的一个党支部
1993年3月
东莞市人民政府将下沙村
确定为解放战争游击队根据
以见证其为革命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

下沙,曾经的沙宝里
作为石排唯一一个革命老区
正以全新的“红色”面貌
向社会展示其淳朴的民风
优良的革命传统

  • 关键词:下沙村,红色,下沙,乡村
阅读   0
点赞   0
钟榴青 编辑
2023-03-18 08:22:57
推荐
loading...
点击开启小窗播放
微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