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召开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工作会议 实现文化强市建设起好步开好局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南方+、东莞+ 2023-03-31 11:02
3月30日,2023年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工作会议召开,传达学习2023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体育局长会议精神,以及全市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大会、2023年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

龚名扬/摄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武一婷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市府办二级调研员黄福泉主持,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司琪总结2022年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工作,并就2023年工作作部署。“文化强市”建设工作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过去一年凯歌向前、亮点频出,全市文广旅体系统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按照文化强市“1274”总体思路,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守正创新、开拓进取,推动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在创新创意中彰显惠民情怀;历史文化在活态传承中引领城市风尚;文旅产业在加速复苏中释放崭新动能;体育强市在出新出彩中迸发澎湃活力;发展与安全在筑牢底线中有力统筹。

会议强调,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到工作全过程,坚持“思想引领+文化供给”,讲好生动精彩的“东莞故事”;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以高品质文化供给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文旅融合彰显城市之美;凝聚合力共建共享,最大限度调动各战线、社会各界力量,奏响文化强市“大合唱”。把2023年作为文化强市的“抓落实年”,以只争朝夕、快干实干的精气神实现文化强市建设起好步、开好局,为“双万”东莞提供更充沛的文化力量。

会议要求,深刻认识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对表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二次创业”的气魄和干劲推动文化强市建设。以深度融合为关键,推动文旅体一体发展。以提升效能为重点,推动公共文化提质发展。以精准招商为切入,推动文旅产业聚集发展。以内容生产为核心,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以体育强市为抓手,推动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凝心聚力抓落实,以扎实举措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工作作风建设。

东莞市博物馆、石排镇、横沥镇等单位、镇街作了经验交流发言。东莞市文化馆、岭南美术馆、鸦片战争博物馆、市游泳运动管理中心、长安镇、石碣镇、茶山镇、黄江镇、洪梅镇等作书面经验介绍。

2023年“抓落实”

五大方面重点推进

一、把牢正确方向,坚持思想引领、凝心铸魂。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学笃行党的创新理论。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创造性落实到文化强市建设全过程。守好建强意识形态阵地。牢牢守好意识形态安全“南大门”。持续抓好广电播出安全保障,推进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和管理。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力。深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激发党员干部在文化强市建设中勇于担当、攻坚克难。

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复苏回暖、提质增效。抢抓文旅复苏机遇,主动融入全市“大招商”工作格局。

大抓产业升级。绘制招商图谱,开展招商活动,重点招引创意设计、数字文化、综合文旅、现代体育项目。梳理优化旅游产业扶持办法,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评选年度文化旅游体育企业20强。壮大潮玩产业,争创“潮玩之都”,举办首届国潮设计大赛、潮玩产业高端论坛、潮玩新品发布会,推动石排建设潮玩中心、打造“潮玩名镇”。

大抓项目平台。推进“东莞记忆”、松山湖欢乐海岸项目等重点文旅项目落地落实。积极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支持麻涌、茶山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桥头力嘉产业园、黄江灵狮小镇、松山湖大家艺术区等创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办好第十三届漫博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影视动漫产业对接示范平台;推出“文采四季”系列活动,力争将湾区文采会打造成为全国三大区域文采会的头部。

大抓文旅融合。围绕城市门户、主要入口、景区酒店等重点区域加强旅游宣传。打造“写意东莞”文旅品牌,启动“写意东莞”十大系列评选,评选和推广一批精品文旅路线、公园、村以及民俗活动、美食。围绕“春赏繁花、夏品红荔、秋迎朗月、冬庆团圆”四季主题策划文旅活动,打造现象级可园文旅IP。持续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做好“东莞礼物”品牌宣传推广,年内计划新增销售网点50个以上。办好“潮流东莞·生态露营节”,带动乡村游、生态游、研学游蓬勃发展。

三、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品质、打造样板。以“四馆一剧院一空间”为主抓手,打造高质量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东莞样板”,在更高起点上优化文化空间布局。

绘制“东莞文旅体地图”,推进文化强市十大文体设施建设,推动市博物馆新馆年内动工建设,中国举重博物馆年内建成开放,完善鸦片战争海防遗址公园建设规划。加快推进长安、虎门、中堂、寮步、松山湖等镇街(园区)重点文化设施项目。全市推动建设10个高品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32个特色精品村文化示范点、64个“城中村”文化示范点,70%的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提质增效达标,打造成为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举办第二届东莞城市空间艺术邀请展,彰显城市艺术气质。擦亮潮流东莞、书香东莞名片。

以“更潮流,更东莞”为主题,策划推出15大项2500场活动,打造湾区原创音乐大会、“火柴盒”城市艺术TIME、全民艺术节、中国(东莞)森林诗歌节等活动,支持办好“滨海湾之夜”、洪梅“岭南水乡国际动漫节”等镇街品牌。

全年完成2个以上镇街图书馆新馆、66个城市阅读驿站、75个“我+书房”家庭图书馆以及25个绘本馆建设,加快人均藏书补短板,升级举办东莞读书节,评选首批5个“书香镇街”,让“书香东莞”更加深入人心。

构建文化场馆联盟。办好东莞美术馆联盟,常态化举办“美术馆之夜”,联盟全年举办展览120个以上、公教活动300场以上,打造市民美育大课堂。集聚东莞剧院联盟力量,推动松山湖、东城、长安、塘厦、常平、麻涌等镇街(园区)打造片区中心剧院,全年各镇街引进演出不少于40场、上演高品质演出不少于400场。

推动文艺出精品。全力抓好音乐剧《东莞东》创作排演,讲好东莞改革开放故事。推动粤剧《东江紫荆红》参加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举办第21届东莞“粤剧黄金周”。加强文艺创作基地建设,加大青年文艺人才培育与推广,开展“文艺矩阵”系列活动,运营打造“太阳之子”城市艺术品牌。

四、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焕发活力、融入生活。加强东莞文化根源研究,更加清晰全面地呈现东莞文脉,唤起本土人文精神,增强东莞文化自信。

打响“博学东莞”品牌。办好东莞博物馆联盟,出台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整合统筹全市首批21家博物馆资源,推出21项主题展览、86项活动,构建“1+4”文博教育体系,持续掀起“博物馆热”。举办庆祝东江纵队成立80周年系列活动,传承东纵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打响“近代史开篇地”城市名片,紧扣“觉醒之门 英雄之地”核心传播口号,联合全国林则徐纪念馆推出《林则徐家风展》,联动国家禁毒委高规格开展禁毒火炬传递,推出“禁毒轻骑兵”走进千所学校、粤港澳青年学生研学等系列活动。

推进非遗活态传承。结合“江湖山海”非遗品牌,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活动。做好广东省水乡文化(东莞)生态保护实验区申报工作,加快制定《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条例》。举办粤港澳龙舟邀请赛、东莞“荔枝节”、茶山“茶园游会”、石龙“骑楼文化节”、大朗“毛织风情文化节”等民俗文化活动。

五、推动体育强市建设整体提升、竞相突破。弘扬体育文化,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两翼齐飞”,让运动健身成为市民美好生活标配。

持续擦亮“篮球城市”名片。以“与您‘赛’遇”为主题办好第二届篮球城市文化节,弘扬东莞篮球精神。争取国际篮联“篮球之家”落户东莞,办好CBA主场比赛和球迷嘉年华活动,举办大湾区三人篮球赛、小篮球联赛等系列粤港澳和省级篮球赛事。广泛开展市、镇、村篮球联赛,举办全民参与的“篮球擂台”,营造“打篮球、看篮球,到东莞”的热烈氛围。

推动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完善群众身边的设施网络,全年推动新建体育公园2个、足球场45个、智能健身路径45套,新增20个对公众开放游泳场馆。办好全民健身日、市民运动会、时尚运动节等品牌活动,全年开展群众体育赛事活动3000场次以上。振兴“游泳之乡”“龙舟之乡”“举重之乡”“象棋之乡”,打造黄江自行车、麻涌赛车、塘厦高尔夫运动高地。

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打好第十六届省运会赛事,办好篮球、羽毛球国家级职业联赛和青少年比赛。优化基础硬件与办训模式,大力培养优秀运动员,保持年度各类大赛成绩综合排名全省前列,输送一批运动员参加2024年巴黎奥运会,努力实现金牌突破。

点赞
2022年度全市文广旅体系统
荣获国家级奖项情况

一图读懂2022年
东莞文广旅体工作

  • 关键词:文化,东莞,活动,建设
阅读   0
点赞   0
曹旭 编辑
2023-03-31 11:02:09
推荐
loading...
点击开启小窗播放
微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