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中国梦·劳动美③|马宏伟:开创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的“东莞模式”
东莞广播电视台 2023-04-27 09:05
【编前语】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美丽,劳模精神是激励广大职工群众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力量。在东莞这片热土上,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他们敢于创新、乐于奉献,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4月26日起,东莞广播电视台推出“中国梦·劳动美”系列报道,通过挖掘先进典型的闪光点,让榜样的力量可敬更可学。

1672098102989209.png

工为强国之本,理为创新之基。理工科大学,是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举足轻重的一个类型。东莞理工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大学,该如何开辟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新赛道?如何拓展地方高校与城市和产业共生共荣的有效路径?这是校长马宏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他致力推动的一项重点工作。刚刚获评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的马宏伟表示,将以“其命维新”的责任担当,为加快推进东莞理工学院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国内一流、彰显东莞特色的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而努力奋进。

微信图片_20230425122106.jpg

就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东莞理工学院传来好消息,该校获批加入大学通识教育联盟,这对于以理工科建校的东莞理工学院来说,无疑是推进该校构建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马宏伟说:“这是我们学校在人才培养、改革方面的一项比较重要的举措,对一流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03.jpg

2016年,马宏伟从暨南大学来到东莞理工学院担任副校长,2019年5月任校长。他一走马上任就挑起了重担——加快推进学校建设成为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自此,马宏伟开始了人才培养体系、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等系统调研工作,并形成了文字,这也成为东莞理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2016年10月9日我们正式发布了‘教改十条’实施意见,以当时人才培养核心工作、短板为切入口,每条措施都针对当时学校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平台建设、数字化、国际化等核心问题展开,每一条都是我们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关键指标。”

“教改十条”的效果是明显的。推出5年之后,该校专任教师从700名增加到1400多名,师资力量得到快速提升。此外,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数字化课程建设也实现了质的飞跃。“我们学校这些年的发展围绕着‘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在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来解决突出问题,补齐短板。”

01.jpg

▲资料图

作为理工科大学的“新兵”,东莞理工学院需要构建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一流教师队伍发展生态体系、一流科技成果全链转化体系、一流智慧教育服务管理体系。为此,该校以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为引领,从学科平台、学科团队、重大奖项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学科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四个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这意味着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的能力迈上了新台阶。

2021年,已任东莞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的马宏伟做出了一个重要决策,组建省部级的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城市生命线智慧防灾与应急技术重点实验室。“对于超大城市来说,有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城市生命线的安全问题。在这方面,这些年我们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拿到了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项目。”马宏伟说。

微信图片_20230424162046.jpg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东莞理工坚守“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和“爱国奋斗、追求卓越”的莞工精神,围绕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东莞理工学院发展到现在,有很好的历史积累,也有非常好的外部条件。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立德树人’、提升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借助周边的产业条件,建一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育人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建完成,接下来就是深耕细作。而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的东莞理工学院,经过十多年的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加之马宏伟对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将为产业发展培育出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我们现在主要思路就是要把‘本硕博’打通,培养具有突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能力的卓越工程师,我觉得这是我们大学的核心使命。”马宏伟说。

3.jpg

目标在前,东莞理工学院迅速行动,在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上,在促进与地方产业结合的科研、核心技术攻关、技术转化等方面持续发力。马宏伟:“我想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国际化资源汇集、人才的聚集以及走出去等方面布局,这是东莞理工未来需要着力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在努力开辟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赛道上,马宏伟既是蓝图的设计者,也是执行者,致力为科研领域培育创新实用型人才。在他所带的学生眼中,他不仅是导师,更是朋友。暨南大学——东莞理工学院联合培养2021级博士研究生成梦菲:“马老师对我们开展的科学研究比如说做实验,要求很严格。他治学严谨,受他影响,我今后也会用严谨认真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记者 梁晓云)

  • 审   核:何春辉 王卉玲 谢瑞玲
  • 终   审:赖昆鹏 李万昌
    阅读   0
    点赞   0
    邓燕芬 编辑
    2023-04-27 09:05:53
    推荐
    loading...
    点击开启小窗播放
    微信方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