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新华社、央视新闻!石龙的非遗“宝藏”又双叒出圈了→
宜居石龙 2023-10-11 16:58
语音播报

近日,作为石龙非遗代表性项目的红漆描花传统木屐、石龙泗洲灯笼仔接连登上新华社、央视新闻,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强势“刷屏”。

那么这两项石龙非遗代表性项目有何来头?凭借什么魅力走红“出圈”?下面就让小编带你一探究竟!

嫁女、入伙都要穿它

2010年5月,石龙的“红漆描花传统木屐制作技艺”被认定为东莞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作为一项历史悠久、富有岭南特色的民间手工技艺,其曾广泛盛行于东莞一带,其中以石龙最为著名,于近日登上新华社。

一直以来,红漆描花传统木屐被广泛应用在东莞民间的喜庆大事,无论是新居入伙还是婚嫁生子,有着步步高升、一帆风顺、花开富贵、吉祥长寿等好意头。目前,东莞仅剩梁锦泉一家红漆描花传统木屐制作的家庭作坊,仍然坚守着传统的制屐技艺,并且创新制作巴掌大的迷你小木屐,以其形态精巧大方,图案鲜艳靓丽深受当地人和商家的喜爱。

中秋节由它来承包

2007年4月,石龙的“灯笼仔制作技艺”被认定为东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作为莞式中秋佳节不可或缺的单品,石龙泗洲灯笼仔承载了不少石龙人中秋佳节的美好回忆,更凭借独特的魅力于今年中秋节期间登上央视新闻。

中秋送灯笼仔的习俗遍及石龙方圆数十里城乡,每逢中秋佳节之际,外婆都要给外孙送上一对灯笼仔,寓意着照亮孙子的前程,祝愿外孙学业进步、身体强壮,图个好意头。而石龙的“灯笼仔制作技艺”由石龙泗洲村里的妇女代代相传,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因造型独特、精美别致,每年中秋节前一两个月,莞城、增城、博罗等地客商便纷纷来收购灯笼仔。

更多非遗瑰宝等你来挖掘

石龙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通过持续发掘非遗代表性项目资源,激发文旅消费新动力,推动非遗收益稳步提升,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赢。近年来,石龙还致力于把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打造为“东莞非遗第一街”,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传承体验、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凝聚成文化强市大潮中一股澎湃激昂的“镇能量”。


目前,石龙拥有“石龙新昌鼓制作技艺”“石龙醒狮头制作技艺”“红漆描花传统木屐制作技艺”“灯笼仔制作技艺”“李全和麦芽糖、糖柚皮制作技艺”“石龙麒麟制作技艺”“欧仙公传说”“石龙家酒煮咸姜水制作技艺”“石龙豆皮鸡制作技艺”“石龙张氏骨伤疗法”等10项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

石龙众多

非遗代表性项目

    阅读   0
    点赞   0
    宜居石龙 莞香号
    2023-10-11 16:58:37
    推荐
    loading...
    点击开启小窗播放
    微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