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东坑镇紧抓“丁彭黄”片区入选首批全省典型村、全市典型村的契机,大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以“美丽圩镇”建设为重要突破口,围绕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力争将“丁彭黄”片区打造成有人气、有烟火气的城市“桃花源”,培育乡村韵味典型村,带动片区集体效益、群众收益、群众幸福感“三提升”。
培育乡村韵味典型村 打造热门打卡地
“丁彭黄”片区生态资源丰富、乡村韵味浓厚、人文底蕴厚实。漫步在山水新天地南岸碧道、迎宾路,一树树风铃木花在风中摇曳生姿,点缀了初冬的美好时光。在月明湖周边,连片种植了向日葵、油菜花等时花,池塘里种植美人蕉、风车草、花叶芦竹,置身其中,山水风光与古村建筑交相辉映,既有“烟火气”又有阡陌田园气息,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露营,享受悠闲时光。
市民葛女士:“绿化很好,我们经常带孩子过来玩,这里又比较宽敞,有山、有水,环境很优美,很适合户外活动。”
环境的变化,得益于东坑镇“三生融合”发展思路和五大发展策略。当前,该镇正围绕“生产、生活、生态”的发展思路,通过“完善功能、彰显特色、旧村活化、提升环境、聚集人气”五大策略,全力发展“政务服务+农业+文化+消费”新业态,力争将“丁彭黄”片区打造成有人气、有烟火气的“都市桃花源”。
打造创业街区 盘活旧房子
走进黄屋村,古味浓厚、如诗如画的美景映入眼帘。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为发展赋能,东坑由镇属企业东晟集团与丁屋、彭屋、黄屋合股成立东坑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对“丁彭黄”片区进行开发。目前,该公司正在统筹黄屋村湖泊和公园边的房子,计划连片打造成青年创业街,并以此为载体发展“丁彭黄”片区商业项目,增加村民收益,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商家邓汉南:“我在这里开理发店好几年了,这里开始改造以来,人慢慢多起来了,我的生意也跟着旺起来。以前,只有一些老人和小孩来我这里理发,现在不一样了,很多时尚的成轻人也过来了,收入也增加了。”
在推进旧村活化利用过程中,东坑镇采取“镇村联动、引进三方、村民自改”三线,在保留旧村原汁原味的基础上,通过用“田园”和“山水”营造空间氛围,结合创建省级文化旅游特色村,导入文创、民宿、餐饮、展览、科普等产业,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促进农村经济增收。
“接下来,我们还要统筹村民旧房屋,将它们盘活起来,让村民增加收入。”说起下一步的发展目标,东坑镇丁屋村党委书记丁小毅表示,将充分利用“丁彭黄”片区入选首批全省典型村、全市典型村的发展机遇,推动旧村改造,不断拓宽集体收入渠道,“我们村今年还收回了一个旧市场,计划把它建成一栋2万多平方的物业,投入使用后,每年可以增加500-600万元的收入。总体来说,可以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完善寻根问迹历史文化线路
打造特色民俗文化节点
在乡村历史韵味方面,东坑镇利用好“丁彭黄”片区保存良好的历史文化、国学文化等,发挥黄氏大宗祠、彭氏大宗祠和丁屋祠堂“三古祠堂”乡村历史载体作用,进一步完善寻根问迹历史文化线路。同时,深挖“人文丁屋·太傅故里”文化底蕴,利用好丁屋戏台,借助培育省级曲艺之乡契机,建设非遗体验馆、丁屋太傅馆、曲艺展演馆、名家工作室等,打造更多特色民俗文化节点。分区域错落发展观光农业和体验型农业,打造四季有花的“花间田园”、四季有绿的“月明湖畔有块田”双品牌。
加强基层治理 提升人居环境
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东坑镇在强化综合配套保障的同时,优先抓好综合环境整治工作,制定了片区管理方案,统筹规范三村的清扫保洁、绿化养护、市政管理,重点落实了一条严管路、一条示范街道、两个小公园的建设,推进了旧村“三线”、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开展了绿化美化、清理残旧铁皮建筑、“赤膊房”美化改造等八项工作,建成了马腰岭荔枝公园,推动片区面貌逐步焕新,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理想生活栖地,带动全域提质升级。
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东坑分局局长黎维峰:“重点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还有村里面的山边山地、屋前房后,都是整治的重点,全面提升人居环境。”
活化了旧村、提升了环境,人气也越来越旺。“丁彭黄”片区实现了“时时有景,处处有景,步步有景”的新面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图景立体地呈现在人们眼前,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村新面貌、都市慢生活理想地正在照进现实。
(记者 何锡民)
进莞拍|电影《生命水线》开机,光影礼赞东深供水工程壮举!
大朗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次会议胜利召开
点燃青春报国梦!麻涌召开2025年征兵工作部署会
谢岗:抓实“典型村”培育,科学谋划“百千万工程”项目
厚街:加强停车秩序整治 营造安全畅通交通环境
市人大赴横沥开展“百千万工程”实地调研,不断巩固美丽圩镇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