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4-07-19 16:10

东府〔2024〕36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东莞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发展改革局反映。



东莞市人民政府

2024年4月16日


东莞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广东省关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重大部署,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进一步激发投资消费潜力,增加先进产能,促进节能降碳,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好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坚持鼓励先进、淘汰落后,坚持标准引领、有序提升,结合“百千万工程”、制造业当家、绿美东莞生态建设等工作,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全过程废弃物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打通供需“内循环”,推动“贸工消”一体化发展,进一步释放投资消费潜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全市高质量发展。

到2027年,工业、能源、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的产能比例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报废汽车规范回收拆解量较2023年增加一倍,二手车经销业务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45%,再生材料在资源供给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进一步推动回收循环利用发展。

二、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

(一)推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在计算机通信、电气机械、通用设备等行业率先开展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引领全市制造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技术创新,争取纳入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加强高效节能产品设备市场供给和推广应用,建立设备企业和产品两张清单,强化供需对接。加快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推动智能移动终端、纺织服装鞋帽、食品饮料等细分行业数字化转型,带动产业链供应链整体高效转型,培育数字经济赋智赋能新模式。推动安全生产、灾害事故救援等设施改造升级,在民爆行业等重点领域加大安全装备推广应用力度,加快推进老旧化工装置更新。鼓励工业企业开展节能诊断和能效对标,推广应用先进节能降碳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严格落实能耗、排放、质量、安全等强制性标准和设备淘汰目录,依法依规淘汰不达标设备。鼓励龙头企业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制度,带动上下游企业加强碳足迹管理,推动供应链整体绿色低碳转型。到2027年,累计推动超300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培育35家以上企业建设国家级绿色工厂,新增5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二)推动能源领域设备更新。加快推动存量煤电、气电和生物质发电机组节能降耗及供热和灵活性改造,支持配置碳捕集利用设备。推进已达或临近寿命期的光伏发电设备退役改造,提升装机容量和发电效率。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城中村配电设施升级改造,到2027年累计完成不少于100个新时代电气化村建设。实施工业园区抄表到户升级改造,新增工业园区开发主体按照抄表到户标准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加强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推进智能配电站、智能开关站、智能台架变项目建设。加快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积极推广应用超级充电桩、智能有序充电桩等设备,到2027年累计建成不少于4万条公共充电桩,加快建设湾区超充枢纽。更新改造加油机、油罐及配套设施,进一步提高加油效率和安全性。

(三)加快建筑领域设备更新。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加快小区及周边无障碍设施、电动自行车及汽车充电设施、安防、消防、防灾避险等配套设施更新升级。开展住宅小区老旧电梯隐患排查、风险评估及分类处置,统筹安排、稳步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更新改造老旧电梯,有序推进既有建筑节能和绿色化改造。到2027年,改造既有建筑节能绿色化160万平方米,鉴定检查及整改玻璃幕墙40万平方米。鼓励建筑施工企业淘汰老旧设备、更新购置满足节能降碳要求的先进机械设备和对现有设备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

(四)加快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推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光纤网络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升级。推动道路交通、照明系统等更新改造,到2027年更换高效节能LED等灯具超3万盏。加快供水设施领域设备更新,到2027年,更新改造1600公里老旧市政供水管网,升级改造25座供水水厂设备及1.8万套水表设施。开展雨水设施升级改造,更新应急排涝设备及监测设施等,提升区域排水防涝应急处置能力。补齐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设备短板,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液化石油气充装站智能化提升建设,加快推动城市燃气等老化管道更新改造,推进燃气场站和设施升级改造,到2027年,更新改造17家城镇燃气厂站设施,推动全市106个瓶组供气小区改为管道天然气小区。有序推动地下管网、地下管廊、桥梁隧道等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配套物联网感知设备建设,加快重点公共区域和道路视频监控等安防设备改造,配套搭建监测物联网。鼓励更新购置环卫新能源车辆装备以及智能化、无人化环卫作业机具设备。到2027年,更新改造生活垃圾收集点项目超2000个,市容环卫车辆450辆。

(五)支持交通运输领域设备更新。推动既有轨道交通线路UPS系统蓄电池更换,更新改造视频监控系统存储及下一代防火墙等设备。鼓励8年及以上老旧城市公交车辆更新、动力电池超过质保期的城市公交车辆提前更新,到2027年,力争全市公交车辆保持100%纯电动化。依法依规淘汰更新全市现有的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类柴油货车,鼓励8年及以上国四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更新,有序推广营运类新能源中重型货车。支持邮政快递物流企业老旧安检设备更新,更新一批运输和末端配送车辆,推广使用新能源无人配送车辆。加快推进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到2027年,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车位数占小型客车停车位总数比例达到15%以上。推动运输船舶LNG清洁动力和纯电动改造,依法依规淘汰高耗能、高排放、污染重的老旧船舶。积极推动港口装卸机械设备更新。加强低空经济装备等绿色航空装备产业发展和示范应用。

(六)推动农业农村领域设备更新。落实农业机械报废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引导、协助农机户淘汰报废落后农业机械,推广先进适用农机装备与机械化技术,优化全市农机装备结构。加快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智能化技术水平和推广水平,落实农机安全服务,推动全市农机装备转型升级。

(七)推进教育教学设备置换更新。推动符合条件的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更新置换先进教学及科研设备、实验实训设备,多渠道补齐教育领域设备短板,推动学校安全防范设施、教学仪器装备、校园图书馆、数字化基础环境等改造提升,加强特色实验教学空间建设,推进先进互联网基础设施设备和网络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对于单价或批量总价40万元以上的设备,支持以租赁形式更新设施设备。完善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加强资产数据管理。

(八)推进文化旅游设施更新提升。深入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加快旅游观光游乐设施设备、专业演艺剧场设施设备、文化和旅游领域数字化设施设备更新迭代,推动广播电视提质升级。支持打造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培育文化产业新型业态,利用数字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文旅消费场所,打造新型文旅消费场景,提升全市文化旅游设施现代化、智能化水平,增强群众文旅体验感。

(九)推进医疗设备设施迭代升级。加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设施设备迭代升级,推动院前急救设施设备更新换代,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公共卫生机构核心能力建设。推进设备租赁试点扩面提质,鼓励医疗设施设备高水平再生利用。改造医疗机构病房空间,优化医疗机构病房环境,推进医疗机构“厕所革命”,提升医疗卫生机构安全保障能力。有序推进信息化设备更新和信息系统升级改造,进一步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防护。

三、实施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

(十)开展汽车以旧换新。推动新车、二手车、报废车、汽车后市场等汽车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全链条促进汽车更新消费。发动行业协会、汽车生产及经销企业、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开展各类汽车主题活动,鼓励提供多种购车优惠,进一步丰富汽车行业服务。严格执行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和车辆安全环保检验标准,依法依规淘汰达到强制报废标准的老旧汽车。支持新车销售企业推广二手车厂家认证,积极发展二手车置换业务,打造若干品牌二手车展销中心。鼓励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拓展“互联网+回”收业务。引导企业依法依规开展维修、改装、租赁及文化赛事等业务。

(十一)开展家电、电子产品以旧换新。组织开展全市家电、手机以旧换新专项行动。鼓励行业协会、企业叠加让利,引导金融机构推出特色融资产品。加快“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发展,支持耐用消费品生产销售企业建立逆向物流体系或与专业回收企业合作开展售后回购。引导家电维修等售后企业扩大服务覆盖范围,提升家电售后服务水平,支持开展逆向物流业务,积极参与废旧家电回收。

(十二)推动家具家装消费品换新。鼓励居民开展旧房装修、厨卫局部改造和家居适老化改造。引导金融机构针对家装厨卫“焕新”需求开发金融产品。发展社区便民服务,鼓励物业服务企业设置“家装便民服务点”。鼓励相关行业协会加快绿色建材生产、认证和推广应用。引导龙头家装企业针对老旧小区开展专项家装促销活动。培育绿色智能家居消费新增长点。

四、实施全过程废弃物循环利用行动

(十三)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结合城乡人口规模、居民社区和公共机构分布,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网点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两网融合”。积极发挥供销合作系统城乡网络优势,因地制宜完善城乡回收网络。鼓励回收企业标准化、规范化、连锁化经营,提升全品类回收功能,开展“线上预约、线下回收”,扩大回收网络覆盖面;保障合理用地需求,支持企业新建和改造提升绿色分拣中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业务流程。支持企业运用“以车代库”等灵活回收模式,采用“定点、定时”方式进入街道、社区回收再生资源,推动住宅小区管理单位对预约上门回收人员及回收车辆进出提供方便,进一步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率。支持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规范回收、精细化拆解,引导企业绿色、安全发展。推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回收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完善公共机构废旧办公设备回收渠道。鼓励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开设专栏、绿色通道,畅通废旧产品设备资产交易。

(十四)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研究出台有关扶持政策,支持二手车销售企业上规纳统,大力发展二手车出口业务,培育壮大一批二手车流通龙头企业。进一步优化二手车交易登记管理、税务管理、金融服务及贷款融资等方面流程,提升交易便利化水平。建立市级促进二手车出口工作机制,优化出口监管流程,建强二手车出口服务体系,支持企业拓宽海外市场渠道,支持建设集展示交易、维修整备、检测认证、报关出口、仓储物流、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二手车出口基地。支持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发展二手交易、翻新维修等业务,鼓励“互联网+二手”发展模式,推动二手商品交易平台运营主体完善交易规则、信用评价和纠纷处理机制,规范交易行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支持线下实体二手市场规范建设和运营,鼓励建设集中规范的“跳蚤市场”。

(十五)促进废旧装备再制造和推动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探索研究推动工业机器人、光伏等新领域再制造产业发展。进一步畅通完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旧动力电池等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渠道,提升行业规范化水平。开展固体废物交易网络平台试点,探索工业固体废物线上交易模式,畅通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途径。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推广,培育资源综合利用龙头企业,推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鼓励支持市内再生资源利用企业提标升级,积极申报国家规范条件企业。

五、实施标准引领行动

(十六)强化绿色低碳发展标准支撑。推动实施锅炉、电机、泵、冷水机组、数据存贮设备等重点用能设备能耗标准、排放强制性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要求。支持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参与绿色低碳、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等标准化活动、重要标准制修订和标准化试点示范创建。开展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省工业园区碳中和标准化试点、省工业园区低碳计量试点项目建设。支持筹建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分技术委员会,开展低碳产业园区技术创新和标准研制。

(十七)加快产品技术标准更新升级。扶持东莞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单位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500项以上,支持企事业单位研制融入创新成果、专利成果的先进标准,推动企业参与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评选活动及标准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行动,推动100项以上企业标准上榜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榜单。鼓励参与制修订涉及废旧家电、二手电子产品、报废汽车、动力电池等产品设备和材料零部件回收利用相关标准,配合制定电梯主要零部件报废标准。

(十八)加强标准实施监督执法。推动造纸、化工等重点行业及运输装备、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严格落实能耗、排放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要求,加强标准宣贯、监督和执法工作,依法查处生产、销售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等违法行为。持续开展电动自行车、城市燃气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检查,引导重点用能单位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

(十九)加强重点领域标准衔接。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计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质量相关国际活动。支持企事业单位积极申报粤港澳大湾区产品碳足迹认证试点和参与广东碳标签评价,积极参与“湾区标准”制定和“湾区认证”项目工作。推动标准化研究机构、合格评定机构开展国外技术贸易法规、标准宣贯培训及预警信息通报,帮助东莞优质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六、加强政策保障

(二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谋划储备设备更新、循环利用等重大项目,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支持。用足用好中央财政安排的节能减排补助资金、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相关资金、城市交通发展奖励资金、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专项资金等,积极争取国家、省相关技改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汽车以旧换新、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二手商品流通、新能源公交车及电池更新、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等工作。强化市级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功能,提高使用效益,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落实老旧运营车船更新补贴,支持老旧船舶、柴油货车等更新。落实国家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加大农机装备购置、农机作业和设施农业等地方政策奖补力度。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健全绿色收费价格政策。推进机关单位落实政府绿色采购政策,鼓励国有企业加强绿色产品采购。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财政资金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监管,更好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带动作用。

(二十一)落实税收支持政策。严格落实节能节水、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新能源车购置、二手车销售等税收优惠政策,用好加速折旧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积极落实国家关于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做法。

(二十二)强化金融支持。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金融政策,引导推动金融机构及时对接优质企业、工业技改项目等信息,聚焦技术改造、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等创新金融产品,推动融资租赁服务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更新。落实国家有关部署,引导银行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鼓励银行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适当降低乘用车贷款首付比例,合理确定汽车贷款期限、信贷额度。鼓励银行机构出台支持老旧货车更新的贷款政策。充分发挥东莞市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作用,将央行再贷款支持的企业自动纳入白名单,银行对其发放且获得央行再贷款支持的贷款,符合风险补偿条件的,给予贷款风险补偿,激励撬动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支持力度。

(二十三)加强要素保障。加强技术改造和循环利用项目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将废旧物资回收网络相关建设用地纳入相关国土空间规划,将其作为城市配套基础设施给予用地保障。保障废旧物资回收车辆合理路权,对车辆配备、通行区域、上路时段等给予支持和规范。

(二十四)强化科创支撑。加快松山湖科学城建设,统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重点实验室、高等院校、龙头企业资源,打造一批支撑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机构。鼓励龙头链主企业牵头组建技术创新联合体,积极开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资源循环再生利用、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等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转化。

各镇街(园区)、各部门要强化统筹协调,加强市镇联动,做好政策解读和宣贯,营造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市政府建立工作专班,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国家和省政策动向,及时沟通衔接,摸清底数,结合全市实际制定具体方案和配套政策,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细。重大事项及时按程序请示报告。


附件

重点任务分工表

重点事项

重点任务

主要责任单位

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

(一)推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消防救援支队等参与,以下各项均需各镇街(园区)落实,不再一一列出

(二)推动能源领域设备更新

市发展改革局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参与

(三)加快建筑领域设备更新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东莞供电局等参与

(四)加快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

市水务局、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支持交通运输领域设备更新

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邮政管理局、东莞海事局等参与

(六)推动农业农村领域设备更新

市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

(七)推进教育教学设备置换更新

市教育局牵头负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文广旅体局、东莞理工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推进文化旅游设施更新提升

市文广旅体局牵头负责

(九)推进医疗设备设施迭代升级

市卫生健康局牵头负责

实施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

(十)开展汽车以旧换新

市商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文广旅体局、市金融工作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东莞监管分局、人民银行东莞市分行等参与

(十一)开展家电、电子产品以旧换新

市商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局、市教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金融工作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东莞监管分局、人民银行东莞市分行等参与

(十二)推动家具家装消费品换新

市商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金融工作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东莞监管分局、人民银行东莞市分行等参与

实施全过程废弃物循环利用行动

(十三)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市商务局、市供销社、市自然资源局、市公安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机关事务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

市商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贸促会、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市公安局、市税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税务局、市金融工作局、人民银行东莞支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东莞监管分局、东莞海关等参与

(十五)促进废旧装备再制造和推动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

市发展改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实施标准引领行动

(十六)强化绿色低碳发展标准支撑

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参与

(十七)加快产品技术标准更新升级

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等参与

(十八)加强标准实施监督执法

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等参与

(十九)加强重点领域标准衔接

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等参与

加强政策保障

(二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市财政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税务局、市国资委等参与

(二十一)落实税收支持政策

市财政局、税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等参与

(二十二)强化金融支持

市金融工作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局、人民银行东莞市分行等参与

(二十三)加强要素保障

市自然资源局、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四)强化科创支撑

市科技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参与


图解:【一图读懂】东莞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


    • 审   核:叶卫东
    • 终   审:叶卫东
      阅读   0
      点赞   0
      叶秀仪 小编
      2024-07-19 16:10:24
      推荐
      loading...
      点击开启小窗播放
      微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