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市卫生健康局、东莞市教育局联合发布2024年东莞市中医药文化特色学校建设单位名单,东莞市大朗镇中心小学被评为2024年东莞市中医药文化特色示范学校建设单位,全市仅5所学校获评。
“和美•中医药”特色学校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东莞市大朗镇中心小学在“和美教育”办学理念的引领下,致力于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教育和推广普及,通过研发“和美医”课程体系,开发多种优质课程资源,采用多元方式开展中医文化系列活动,全面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深受学生的喜爱,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打造空间
2023年,该校陆续在校园里建立了“躬耕园”“百草园”“励志园”和“灵草轩”四个中草药种植实践基地,目前已经种植草药百余种,通过种植体验,让学生了解中药材生长环境、种植技术等内容,近距离感受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营造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也是对学生进行中医药文化教育的好阵地。为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医药知识,中心小学创设中医药文化角、设计文化专栏、建设标本展示厅等,让中医文化氛围融校园,让更多的学生走近中医,从小接受中医药文化的熏陶。
构建课程
结合“以和为美,以和至美”的办学理念和学校总课程体系整体思路,立足“素养导向,综合育人,实践育人”的课程理念,聚焦“责任担当、健康生活、实践创新、终身学习”等育人目标,建设学校和美中医药课程体系,实现跨学科、跨领域、跨空间的融合。通过开设小药童、小药农、小药工、小药师等课程内容,彰显多元融合的特色课程,实现核心素养的校本化表达。
实施课程
为了赋予“和美•中医药”课程更多的内涵,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从“五合”即“融合、整合、切合、联合、结合”五条路径,让中医药课程与办学理念、学科、节气、家庭、场馆相结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进课程的融合实施。
融合办学理念——实现课程体系一体化
将学校“五个一”的课程领域理念融合于中医药课程体系当中,融合“一流好品行”“一身好体魄”“一等好学业”“一门好才艺”“一项好探究”,通过融合“五个一”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不但让学生学会用自己行动传承中医药文化,而且促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发展观,实现课程体系一体化。
整合学科——实现课程体系综合化
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药材配比;在科学课里观察中药材的形态、颜色、气味等特征;结合语文课撰写中医药相关的日记、作文等;结合美术课程进行中医药相关的艺术创作,如绘制中药材图谱、设计中医药相关的海报等。整合学科,开展“做中学、做中创”等探究活动,既让学生巩固、运用各学科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课程体系综合化。
契合节气——实现课程体系多元化
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养生理念和特点,将其与中医药课程相结合。在每个节气到来时,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养生体验活动,如春季养肝茶的制作、夏季绿豆汤的熬制等。通过切合节气养生来实现课程体系的多元化,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学生健康素养和创新能力。
联合家庭——实现课程体系生活化
大朗镇中心小学与家庭紧密联合,通过每周布置家庭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们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开展亲子种植、药膳制作等实践活动,用自己实践从服务自我到服务他人、服务家庭、服务社会,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结合场馆——实现课程体系协同化
结合场馆开展小学中医药文化课程,是实现课程体系协同化的一种有效途径。组织学生参观中医场馆或基地,在场馆内开展教学活动,如参观中医院、中医药知识竞赛、中药材辨识比赛、中医药文化讲座等,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医药的博大精深。
在大朗镇中心小学,中医养生文化不仅是知识传授,更是心灵润泽。通过一方一药、一茶一饮的实践,孩子们在提升健康素养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践行着“人与天地共生,身随四季而变”的中医之道,实现了“防病治病于未然”的养生智慧,在中医药文化进入中小学基础教育及中医课程模式的引领上做出探索,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民生视点】佛穗莞城际最新公布:东莞段或减少1站
旧时村落大变样!黄江下一个顶流打卡点来啦!
东莞国防专讯|东城街道召开2025年上半年征兵工作部署暨业务培训会议
樟木头部署交通、城管和综合行政执法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寮步:多维度打造青少年“430法治课堂”特色品牌 织密青少年保护“法网”
同心聚力 共创辉煌东莞登协举行成立12周年庆活动